中国男足即将于北京时间11月16日19时迎战澳大利亚队,中国足协提出的将开赛时间延后至20时的合理请求,日前已遭到亚足联正式回绝。这一决定引发国内舆论广泛讨论,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:
首先,从赛事传播角度分析,19时的开赛时间正值都市人群通勤高峰,多数观众难以准时收看赛事直播。即便已到家的观众,此时段恰逢《新闻联播》播出时间,客观上形成收视冲突。
其次,竞赛公平性层面存在重大隐忧。同组的印尼与巴林对决被安排在21时开球,这意味着该场比赛参与者可以根据中澳之战结果进行策略调整。特别是在涉及净胜球等关键数据时,可能衍生出对中国队不利的战术布局。
值得关注的是,亚足联此次态度强硬的背后,或与近年中国足球界两次重大决定存在关联:2023年亚洲杯主办权的主动放弃,以及山东泰山俱乐部在亚冠联赛的临时退赛事件。这两起事件已引发国际足球组织对中国足球管理能力的质疑。
面对当前困境,国内足球界开始出现战略调整的呼声。部分业内人士建议,鉴于亚足联现有格局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制约,可考虑启动加入大洋洲足联的可行性研究,以寻求更有利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的国际环境。
开启新对话